人工智能离真正模拟人类大脑还有多远?(一)


2019-04-09 14:19:37

这两年, 频频有专家警示深度学习即将进入寒冬。 而同时, 一个名叫“类脑智能”的词汇火起来, 这个概念说的是一种比目前深度学习更加接近人脑的智能。 这背后的故事是, 深度学习的大佬,目前已经注意到深度学习的原创性进展面临瓶颈,甚至呼吁全部重来。为了拯救这种趋势, 模拟人脑再次成为一种希望。


如果我们认为, ”智能“ 是解决某一类复杂问题的能力,那么, 这样的智能工具, 顶多是一些感官的外延, 而”感官“ 是否可以解决复杂问题呢? No。没有”理解“ 的智能, 将很快到达解决问题复杂度的上限。 缺少真正的理解,甚至连做感官有时也会捉襟见。 


”语言“ 在人类的智能里享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而刚刚的”理解“问题, 背后的本质是目前深度学习对语言的捉襟见肘。  虽然我们可以用强大的LSTM生成诗歌(下图), 再配上注意力机制和外显记忆与人类对话, 也不代表它能理解人类的这个语言系统。 目前机器对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远不及视觉。 


更加糟糕的还有强化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AlphaGo已经战胜了最强大的人类棋手。 但是强化学习却远非一种可靠的实用方法。 这里面最难的在于目前的强化学习还做不到可扩展, 也就是从一个游戏的问题扩展到真实的问题时候会十分糟糕。 一个已经学的很好的强化学习网络,可以在自己已经学到的领域所向披靡, 然而在游戏里稍微增加一点变化, 神经网络就不知所措。 我们可以想象成这是泛化能力的严重缺失,在真实世界里,这恰恰一击致命。  


事实上在很长时间里,人工智能的过分依赖工科思维恰恰给它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在人工数据上破记录, 并不代表我们就会在刚说的“理解”上做进步。 这更像是两个不同的进化方向。 其实, 关于智能的更深刻的理解, 早就是认知科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核心任务。


如果我们需要让人工智能进步,就不能不研究脑科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