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证实:“鼓励”可使大脑变成天才


2021-11-26 17:30:46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孩子比那些有学业困难的同龄人更受欢迎,情感上也更安全。


 密苏里大学的这项研究挑战了先前固有观念:学业上有天赋的孩子比同龄人更不受欢迎,且证实了学业表现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福祉的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之前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小学就遭遇学业艰难的孩子更容易经历挫折和沮丧,有线索表明这些孩子的社交生活可能会受到他们早年课堂成绩的影响。


一项对380名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研究表明,早期的学习成绩低下会导致未来学业和社会方面的挑战。一年级的不佳成绩会导致二年级的受欢迎度低,相应又预示着三年级的抑郁。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在孩子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之前,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未来挑战的方法;同时不要给他们任何微妙的负面信息和判断,要尽早地识别和帮助这些在数学和理解方面有困难的孩子。


老师和家长应在这些孩子擅长的领域(如:艺术)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尽管他们在数学上表现不佳。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有天赋,就可能对自我价值有一个积极的看法,也就会有出色表现。


 赞美和鼓励会使孩子发挥出无限的潜能。如果在现实世界找不到,他们就有可能在网络世界去找,因为那里有太多的肯定和鼓励!


当听到完成任务会有奖励时,干劲会更足对不对?


但是, 当你提前知道奖励是什么,和不知道有什么奖励时,哪种会让你更加努力地向目的出发?如果告知完成不了任务,会被惩罚、扣钱,又会怎么样呢?


研究人员为了比较确定性奖赏、不确定奖赏及惩罚对动机的影响,让三组被试分别完成三个实验,一是对比基于表现的奖励和随机的奖励,二是比较“保证”有奖赏和“保证”没奖赏,三是对比奖赏和惩罚的力量。


实验任务是让被试快速地观察物体在屏幕左边还是右边,测量被试眼睛到达物体的速度,并根据他们的速度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


这项新研究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证明我们能自发地形成对另一个人世界的看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去观察并做出判断。


第一个实验为奖励实验被试观察物体时会听到四种奖赏线索,比如,①这次按键一定有1.5元的奖励,②这次按键一定没有奖励,③这次奖励由你的表现决定(快则奖1.5元,慢则没有奖励),④这轮奖励随机(1.5元和没有奖励各50%的概率)。也就是说,①②是确定性的奖励,③④是不确定性的奖励。每一轮都会让被试知道自己的收益;


第二个实验,与第一个相同,但只有一半左右的轮数(57%)中,会提前告知被试这一轮有没有奖励;


第三个实验是将第一个奖励实验中的一半变成惩罚实验。这一半惩罚实验的线索条件同奖励实验设置一致:①这轮一定会有1.5元的罚款(即收益为-1.5元),②这轮一定没有罚款③这轮罚款由你的表现决定(慢则罚1.5元,快则不罚)④这轮罚款随机(罚款1.5元和不罚各50%的概率);


综合发现:人们更容易被不确定的奖励,尤其是基于任务表现的不确定奖励所激励;并且每次任务都能得到奖励反馈时,更有动力去认真完成任务;相似地,不确定惩罚尤其是基于任务表现的不确定惩罚更能激发人们的动机,但只对部分被试有效。


不难发现,奖励尤其是基于任务表现的不确定性奖励是更稳定的“发动机”;这可能是因为当我们知道只要自己表现好,就可能有奖励——但又不知道奖励何时会来,所以会一直努力地完成任务。因此,奖励反馈也是努力工作的“燃油”。


所以,家长朋友们可以跟孩子说:


“我会根据你今天写作业的质量给你奖励哦。”


还要记得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及时地告诉他质量如何,奖励是什么。但最好不要用金钱来奖励孩子,可以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促进家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帮妈妈化妆,你可以帮狗狗洗澡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