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影响力教学实践与认知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高影响力教学实践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之中。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是一个具有概括性的术语,意指院校组织开展的某些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根据学习者和院校背景的特征,高影响力教学实践采取不同的形式展开,对于学生的学业持续以及学业参与具有正向影响,为参与其中的高校学生带来学业发展和个体能力的极大提升。[13-15]美国院校已经开发并广泛使用一系列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以提升其人才培养成效,其中,以下十种活动类型最受高等教育界关注。
1.新生研讨课与新生体验。许多院校通过研讨会、系列课程或新生适应性活动,增进同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信息素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与此同时,新生适应性活动也可以提升一年级新生的学业参与度,从而有助于其学业持续和学业表现。
2.通识体验项目。随着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革新,“通识核心课程”的概念已经演变为一系列综合课程体系。学生通过修习综合研究课程、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掌握未来学习和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可迁移性知识技能。
3.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将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鼓励学生开展“跨课程”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某一学术问题或现实问题的机会。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将不同专业与不同课程的知识横向融合,在实践运用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4.写作强化课程。院校通过设置特定的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强化写作与文字表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应对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写作任务。写作强化课程鼓励学生针对不同受众与不同领域开展多样化的写作学习,在反复练习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5.协作性作业或项目。协作性项目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合作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推动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对问题的见解,特别是那些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和社会经历的人,从而培养学生对待多元观念的包容态度。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课程小组学习、团队作业以及合作项目研究之中。
6.本科生科研经历。许多院校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尝试开展实证研究以支持自我观点,帮助学生思考那些尚存争议的学术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热情。
7.多样性或全球化学习。院校设立国别研究、国别文化研究等课程,帮助学生探索多元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全球化问题的思考,提升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全球胜任力。
8.情景化服务学习。情景化服务学习需要院校与当地社区协作,帮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更为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课程知识。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学习,学生可以深化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未来承担公民责任和工作职责做好准备。
9.实习。学生实习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化与体验式学习形式。学生基于自我的职业规划和工作志趣,在现实岗位中收获直接的工作体验。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将学生置于现实场景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混乱、非结构化的社会现实,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他们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
10.高年级顶点课程。顶点课程针对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通过项目创新或其他形式的学习实践,鼓励高年级学生融合和应用他们在本科阶段所习得的知识。顶点课程可以由院系组织开展专业性的应用学习,也可以由全校统一开展通识性的实践活动。
随着高影响力教学实践在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普及化应用,活动设计的创新、学生参与率的提升以及新教学技术的运用都推动着相关研究的进展。[16]2017年,由美国高校学生学业成果评估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for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简称NILOA)实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50%的院校正在采取改革措施以期提升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活动的开放度,并着手提升活动质量,从而扩大本校学生对该类活动的参与比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