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自来熟?有的孩子内向敏感?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2021-09-03 15:43:53

哈佛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发现,人确实天生有不同的气质。卡根追踪了四百多个婴儿后发现,面对陌生环境:


 20% 的宝宝是「高反应型」(high reactive),就是天生敏感,容易焦虑;


 40% 的宝宝是「低反应型」(low-reactive),就是天生心大,适应力强;


剩下的大多数孩子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值。


卡根继续追踪了孩子们十几年,发现孩子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就像孩子性格上镀的一层底色,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性格发展。


脑神经科学也证实了这种不同。高反应的孩子,大脑中用于「预警危险」的杏仁核更加活跃,控制压力激素皮质醇合成的神经轴也更容易被唤醒。同时,他们大脑的右前额叶,也就是参与抑制性活动的脑电波有更多活动。低反应的孩子,则在左前额叶活动更强烈。


「高反应」宝宝


提到「高反应」型宝宝最明显的特征,你可能会想到他们对外的反应很敏感。面对陌生人,高反应娃非常谨慎,他不容易被逗笑,不会主动提问,甚至基本不说话。他可能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最喜欢的还是独处。


「高反应」型宝宝容易困在各种各样的想象、假设中。平时没事就在烦恼各种人生问题,比如思考「我搭的这个积木能不能成功?要是不能塌了怎么办?」周围有人的时候更是无法停止焦虑。


他可能表面面无表情,内心戏却特别多:「这个大人对我说话了,我该回应什么?我刚才跟这个姐姐说话之后,她的表情好奇怪。我是不是做错了?刚才妈妈叫我收拾玩具,我没有说话,妈妈是不是生气了?」


很多父母将高反应娃的表现概念化为孩子容易「害羞」或「社交能力差」。其实,不只对别人,影响高反应娃更多的是对内的反应。


高反应娃对所有他不熟悉、不确定的事情都有更敏感的反应。你可能觉得他比较守旧,当听到陌生的声音,闻到点儿新味道的食物,甚至是玩到没见过的玩具,他都容易产生不舒服的反应。


日常生活如果有啥轻微变化了,比如要穿一双新鞋,要适应一条新的上学路,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也可能触发他的焦虑。

「高反应」型宝宝会更容易感到紧张,焦虑,而且一旦触发情绪表现也比较激烈。遇到新刺激时,他就是比其他人心跳更快,血压更高,压力激素水平更高……这是他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他比较神经质,容易发脾气。


「高反应」型宝宝容易钻牛角尖或产生偏见。比如做事容易有畏难情绪,一陷入「万一事态恶化」的想象里就畏缩抗拒。画画的时候,高反应的孩子一笔画不好可能会大哭大闹,而不是继续画下去。


「低反应」宝宝


你会发现「低反应」型宝宝总是睡得很香,而且能在各种场合睡着。面对环境的刺激,比如巨大的声音,奇怪的味道,他们的反应很淡定。属于容易照管的宝宝。


你会发现低反应娃是个话痨,他们融入新鲜环境融入得最快,能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甚至引导话题,在团体里面很快就能够跟陌生小伙伴打成一片,结交新朋友。


「低反应」型宝宝喜欢冒险,遇到新体验,新挑战会饶有兴趣的尝试。新风格的服装、没尝试过的食物,对低反应娃来说都不算个事。攀爬一个较高的爬架,从一个地方跳到另外一个地方,这种风险较高的活动也比较莽撞,试了再说。


面对挫折他也是一笔带过,并且能克服过去的错误。走路碰到台阶摔倒了,膝盖撞了一个包,拍拍尘土站起来继续玩,下次碰到台阶还知道不让自己撞到了。


混合型宝宝


混合型的孩子就是介于高反应和低反应之间的孩子,可能在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低反应,在另外一个方向则高反应。他可能很容易适应新口味的食物,但是不容易适应新的地方。他可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同龄人群体中,但是对陌生的成年人保持谨慎的态度。他可能渴望探险,但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变化或新情况。


面对突然跳出盒子的弹射玩具,高反应的孩子被吓哭了低反应的孩子被逗乐很兴奋但是处于中间的孩子可能会淡定的接受,并且试图去安慰哭泣的孩子:那是假的,是布做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高反应的宝宝最难带,最需要花费大人的耐心和精力,像传说中的魔鬼宝宝。


其实高反应宝宝虽然难带,但如果环境的引导正确,发挥高反应娃对环境知觉敏锐的长处,他们可以逆袭成为稳重、细心、有责任感、善于自省而且具有成长心态的优秀大人。


另一方面呢,低反应宝宝虽然好带,但是行为比较莽撞,觉察不到环境中的危险信号,所以也需要家长特别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


所以,觉察出孩子天生的气质特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能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给正确的支持和回应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低反应的家长生了一个高反应的娃,他们之间的鸿沟有多大。


高反应的孩子能够注意到,甚至是放大环境中更多的信息。当轰隆隆的雷声响起,高反应的孩子听到呼啸的风声,看到黑压压的乌云,耳边是闪电雷鸣。


他们自然会心跳加速,压力激素也随之飙升。而低反应的妈妈自然的过滤掉了这些信息,反而觉得孩子行为夸张:不就是打雷嘛?这孩子太敏感太zuo。


一个高反应的家长生了一个低反应的娃呢?家长神经过载,处处谨小慎微,希望给孩子 360 度无微不至的照看,但是往往招来低反应娃的强烈反抗。


怎么给不同气质的孩子对症下药?我也列了一个清单:


如果你家娃是高反应的孩子:


 首先理解、接纳孩子敏感的特点。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理解孩子的这种对细微之处的敏感,帮助孩子降低他由此产生的不适感受,最后跟孩子讨论事情的解决方法。


比如孩子觉得打雷声音很恐怖,你可以让孩子描述一下,他觉得雷声有多大啊,雨声有多大啊。然后跟孩子解释虽然雷声很大,但是在家里很安全。


总之,敏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跟孩子讨论他的情绪,然后做接纳、做积极回应。


 高反应孩子很容易感知到别人的情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不过,高反应的孩子往往被太多的信息迷惑,在感知到别人情绪后不知道要如何妥善处理。而且,他太在乎所有人的想法,常常会忽视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像上课一样,明确的告诉孩子,遇到具体的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做。


比如遇到别人主动打招呼,别人就会开心。但是你没必要所有人都开心。遇到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你可以说不,不用一味的照顾别人的感受。你可以以你自己为例子,告诉孩子面对社交场合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高反应孩子在新环境或挑战中特别谨慎害怕。有的父母可能就会对这类孩子过度保护。其实,应该逐渐把高反应的孩子暴露在这些新环境中,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害怕。你可以给孩子使用熟悉的物体来缓解过渡期间的焦虑。


比如出去聚餐的时候,给孩子带上一个睡觉时候常用的毛巾、玩具。你还可以给孩子指出新环境跟旧环境相似的地方,让孩子安心。比如都有桌子,上菜的盘子跟自己家的盘子很像等等。


 高反应孩子情绪容易过度唤起。所以也要教会孩子情绪调节的一些技巧。



比如跟孩子解释理智脑和情绪脑的关系,讨论如何防止被情绪脑控制了自己,讨论如果被情绪脑控制了可以怎么办。用假装游戏的方法预演一下各种场景也是很好的。总之,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同时呢,由于孩子情绪比较容易被唤起,在环境上也尽量给孩子准备唤起度没那么高的活动,比如少给孩子准备那种竞技性强,压力比较大的活动。多给孩子安排比较轻松,比较需要专注的活动,比如阅读、画画、慢跑、爬山等等。



如果你家娃是低反应的孩子:


 低反应的孩子拥抱新环境新体验。你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新体验。比如去一个新公园,参观不同的图书馆,见各种各样的人。同时,在去新地方或遇到新朋友之前,可以提前跟孩子讨论一下这个地方或人的情况,低反应的孩子会很喜欢这种话题。


 低反应孩子比较盲目自信,往往对事物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估。父母就可以充当信息补充员的角色,时不时给孩子提个醒。比如低反应孩子可能比较没有时间观念,那么每次活动前父母可以提前跟孩子确认好时间,然后结束前五分钟再提醒一次。


 低反应孩子往往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捕捉得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所以也需要父母多跟孩子讨论,引导孩子去观察别人的表情,推测别人的想法,理解别人的需求。


 低反应孩子唤起程度低,做事情比较容易无聊,不够专注。遇到难题难以坚持。这需要父母适当提高孩子的兴趣程度,比如用更有趣的方法给孩子讲题,并且排除环境中易干扰的地方。


 低反应孩子不容易觉察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他们比较爱冒险,需要特别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


如果你家娃处于中间类型


混合类型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需要家长结合低反应和高反应孩子的建议综合判断。


总结


低反应的孩子大胆但是莽撞,高反应的孩子谨慎但是害羞。两种类型如此不同,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两类孩子相遇时,家长很容易看到两者的差异,产生比较的心态,可能还会当面批评孩子。


其实,要改变的是我们看待孩子的方式,改变我们自己的教养方式。


希望今天的话题能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和自己,找到专属你的更好的育儿方式。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分得出来孩子是偏高反应还是偏低反应还是两者都有了呢?


如果还没分出来,跟着下面的测试做一下:


1 步,看孩子多久能够克服害羞,跟陌生人熟络起来。


2 步,用一些难以预测的新奇玩具来测试孩子的反应。比如弹跳盒子、鲨鱼咬手指玩具。


3 步,让孩子走上泡沫台阶,看看他是不是冒险者,敢不敢跳到垫子上。


如果三个实验孩子都表现得比较害怕,退缩,甚至哭闹,孩子很可能是高反应类型的。反之则是低反应类型的。如果孩子有的做得不错,有的做的不好,则很可能是混合型的。◈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养育孩子时,你是否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了解孩子发展的关键变量,养育才能四两拨千斤。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公益性宣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