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是个微型生物发电站


2021-08-13 14:23:58


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自身能放电,比如说电鳗鱼在捕食的时候,其瞬间放电电压可达到350V。我们人类自身也有三种生物电,比如心脏跳动的时候会有生物电压产生叫心电,被医院用于测量心电图;运动时肌肉也能产生生物电,被用于运动技能的研究;与我们的行为、精神状态最紧密的当属脑电了, 脑电被用于脑部疾病侦测,以及精神方面的认知行为疗法,用于增强我们的脑认知能力,改善身心的健康。

 

脑电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需要从大脑的神经元讲起。


神经元长啥


我们的大脑皮层中有多达800 ~1000亿个神经元(neuron, 神经细胞),每个神经元基本是如下图的样子:

 


 

神经元有两大组成部分,细胞体(直径约5-100微米)和围绕着细胞体伸展出来的组织(突起)。按其形状又分为树突轴突两种树突像沿着细胞体长出的树枝分叉一样 轴突则像一条长长的小辫子拖在细胞体上,长度从几微米至1米不等,有的甚至可从神经中枢延伸到我们的躯体中。


1000亿个神经网元链接在一起组成不同的神经功能网络分布在不同的脑区,比如与我们视觉和听觉有关的视觉神经功能网络、听觉神经功能网络等。大约形成100万亿个链接关系,这种链接实际上是为了传递信号。


神经元之间是怎么传递信号的呢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外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进行链接”,神经信号(神经冲动)经过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甚至多个神经元的树突,且这种信号传递是单向的,(如下图):

 

 

 

传递信息的关键部位突触(synapse)


需要强调的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树突与轴突贴合在一起,而是通过叫做“突触”的部位实现信息传递。轴突末梢与树突之间存在大约20-30纳米的间隙,叫做突触间隙。用显微镜观察轴突和树突链接的地方,可以在末端发现有一些呈球状或杯状膨大的组织被称为突触(如下图),其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


突触前膜位于发送信息的神经元轴突的末端,内有囊泡、线粒体等物质,囊泡存贮着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位于下一个接受信息的神经元树突的前端,突触后膜表面有一些凸出的组织,被称为受体,受体是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吸收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存在Ca2+Na+/ K+-等离子,神经递质也穿越其中。



 

后突触电位


提到神经递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多巴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多巴胺可以抑制人的冲动行为,肾上腺激素可以让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快速反应,后续的篇章里我们再详谈神经递质。


当一个神经冲动沿着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达突触前膜,Ca2+进入前膜与囊泡结合,囊泡的裂口就会被打开,囊泡内的神经递质就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被下一个神经元树突(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并与其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突触间隙中的某些带电离子可以进出突触后膜,从而在突触后膜上形成电位差(电压)。理解了突触的组成部分及生理机制,我们就基本了解了脑电成因。由此可见脑电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线内的电流,而是在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递的过程中,神经细胞先产生了生物化学反应,进而控制带电离子在后突触膜内外的流动,最后在突触后膜形成电位差。


脑电的应用


学术上的脑电分为多种类型与测量神经元放电的位置及放电时刻有关比如有动作电位静息态电位事件相关电位等而公认的被用于医学及认知治疗领域的脑电就是后突触电位”。


在医学上,医师通过监测脑电图作为诊断脑部疾病的重要参考(注:非唯一依据),比如癫痫患者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会夹杂一些非正常的“棘波”、棘慢波(下图中箭头位置)。



脑电除了用于诊断疾病,也被用于学生认知能力(核心素养)教育。其原理是将脑电技术与认知心理学中的实验范式融合,设计成脑电反馈训练项目,依托脑认知大数据和AI技术测评学生当前认知能力水平,并据此开展个性化训练,提升注意力、反应力、空间知觉等能力。比如在新智注意力训练中心使用的“脑波拔河”,就是其中一个脑电反馈训练项目,学生头戴脑波仪跟随训练系统的引导,与各种小动物开展注意力拔河比赛,只有调动大脑的主动注意意识才能战胜小动物,且每次训练都会形成评估报告,老师据此分析该学生的注意力状态。



另外,脑电也用于身心健康的调节,比如视友科技的Ego X 脑电系统,可以测量出焦虑水平、心理调适能力等,并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课程,被用于辅助治考前焦虑、失眠障碍、应激障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