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反馈训练综合提高注意力品质


2021-03-09 09:55:12


1、注意的稳定


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听课质量;例如上课“溜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注意不稳定性。“溜号”多了,知识断点比较多,听课质量就差。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稳定性持续时间不同: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


如果孩子下相应的年龄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少于上述时间,家长就可适当引起注意。


2、注意的广度


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有多大,它是指人们对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的对象的数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钟内,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个相互间联系的字母,5-7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数字,3-4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几何图形。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就是注意广度好的人。孩子读书不成句,一个生字,一个单词看好几眼才能写下来就是注意力的广度不好。我们很羡慕那些1,2年级读报纸就很流利的孩子,这些孩子一是认字多,二就是注意力广度好。这个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提高。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动当中。比如,孩子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你能够一边炒菜,一边听新闻。孩子的注意力分配不好是件很危险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做不到边听讲边做笔记……


当然,如果孩子们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之中,频繁的转移注意力,也不好。正如正念所倡导的,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专注当下,也就是说把所有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在手头的一件事当中。而在生活中不是每一件事儿都有条件独占注意力的西园的,比如说上面讲的,边听讲边记笔记等。


注意力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首先,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除一种之外,其余几种必须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这些活动中至多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由于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更多的注意,因此,可以把注意资源较多地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当同时到达的多个任务没有超出人脑的加工容量时,人就能对它们同时反应,从而使注意的分配成为可能。研究表明,控制双手调节器的动作非常熟练后,被试就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心算。


  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和关系也很重要。把注意分配在几种动作上比较容易,而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比较困难。如果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毫无联系,那么要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很困难;但如果在几种活动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系统联系,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例如,自弹自唱,边歌边舞,是在弹和唱、歌和舞之间形成了系统联系后,才能够实现注意的分配的。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


例如,体育课上完了,下节语文,半节课过去了还没进入状态;课件玩的过疯,上课了脑子里还是课下活动的场景。据调查,每个班内都有10-15%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如此,学生的作业肯定拖拉,出错率肯定也高。时间长了,孩子的思维流畅性也会受害。


注意力的转移和注意分配有很强的关联性。为了顺利完成某项复杂的活动,注意资源在不同对象间的迅速往返转移,就构成了注意分配现象。


注意力不好的孩子总有以上的一项或者几项品质不好。


那么,孩子注意力不好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专业的脑电生物反馈来训练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同时进行脑电波认知能力训练,综合提升注意力的整体。


新智注意力在应用“大脑360认知力训练系统”给学员训练专注力时,就常常有意识地把注意力的各项品质穿插兼顾地给孩子训练,比如“梦幻拔河”、“梦幻穿梭”、“梦幻猎手”、“脑波炮炮兵”、“意念爆爆桶”,这几个项目就是用来训练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小鱼抓鲨鱼”训练注意广度;“小放牛”训练注意分配,“快乐跳舞毯”训练注意转换。学生们使用这些生动有趣的训练项目,提高注意力的全套品质,这样注意力才能系统化的变得更强更好。